普惠金融定向降准

健康奇闻 2023-12-05 19:48健康奇闻www.zaoxiew.cn
        周四下午,人民银行官网宣布降准,本次降准普降0.25个百分点,除已执行5%的存款准备金的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按此趋势下去,大部分机构都要到5%,那么差别化存款准备金政策难道宣布结束?
据说有的领导认为三档两优太复杂了,看不明白。其实笔者也觉得存款准备金政策没必要搞那么复杂,还有其他很多的差别化货币政策可以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2年11月21日,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提到,2018年以来,我们累计实施了降准13次,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到了大约8%,共释放了长期流动性约10.8万亿元,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在38万亿元到40万亿元之间,而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则从2017年末的近170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60多万亿元,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是比较稳固的。
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利好消息。
据新闻联播消息,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会议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
会议指出,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今天聊聊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传统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两大是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是银行为应付客户取款和资金清算而缴存的中央银行货币资金。存款准备金率是准备金总额占存款的比重,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两个部分,我们新闻里听到的降准降低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占其吸收存款的比例。由于该比例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在货币政策中被认为作用最为猛烈的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对货币供应量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度大、速度快,且效果非常明显,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很快即可通过货币乘数的变化而引起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的变化,继而营销市场资金供求,是央行收缩或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
实际上,我国已经进入了相当长的降准周期。2018年以来,我国累计实施了降准13次,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到了大约8%,共释放了长期流动性约10.8万亿元,在基础货币没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则从2017年末的近170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60多万亿元,降准提升货币供应效果可见一斑。
降准虽然速度快,但也不能过快,有时候央妈会配合OMO到期回收货币的操作,尽可能平滑突然降准带来的影响。更多时候,降准可以影响到公众的心理预期,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按照央行的指引去行动达到最终目的。
准备金政策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缺乏弹性,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太大,所以不适合频繁调整,一年调整3次以上就可能会被外界认为过于频繁。是,降准容易升准难,因为会对流动性差的银行陷入流动性螺旋陷阱,为了保证流动性不得向央行寻求流动性支持。,法定存款准备金只能影响到一般利率水平,而无法影响到利率结构。
所以,降准之后,一般央行还会降息,通过MLF影响到LPR,进一步让利于实体经济,以此来促进货币供应量的正常释放,防止货币乘数摩擦性下降,银行放贷或债券投资动力不足。
超额备付金率是如何计算的?
按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附件6,超额备付金率是指商业银行的超额备付金与各项存款的比例。
超额备付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
超额备付金率=超额备付金/各项存款×100%
在早年1104报表指标体系里只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有所有要求,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资金营运的需要,用于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的货币资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
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人民币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人民币)/人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原取数来源为G01_Ⅴ《人民币备付金率报表》,计算公式为
[1.7A超额备付率] = ([1.1A超额准备金存款]+[1.2A现金])/[1.6A各项存款]
早期,银监会在监测的时候是用上述公式,但人民银行在监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备付率时有时还会用到另一个公式。即分子中多出“1.3存放同业人民币款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适用)”和“1.4借入中央银行紧急贷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适用)”这两项作为参考。
为保持可比性,农村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存放同业,以及救助型再贷款并未统计在分子之中。G01_Ⅴ虽然报表已经取消,但可以通过G22《流动性比例监测表》来取数,计算公式为
人民币超额备付率 = (G22_[1.1A现金]+G22_[1.3A超额准备金存款])/G01_[61.各项存款]
我们在不确定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多少时,可以采取估算的方法计算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计算缴准的一般存款。人民银行有张一般存款的表,是计算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依据。
,按照本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低要求计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余额。
,计算超额准备金存款。将一般存款乘以当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可以计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
,得出人民币超额备付率。用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中的[3.A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不含财政性存款)]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就可以得出超额准备金存款,加上人民币现金,再除以各项存款即得出人民币超额备付率。
人民银行在2021年3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要“客观看待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虽然说货币创造的引擎是超储,流动性是否充裕,人民币超额备付率这个指标其实早已退化为监测指标了。
本世纪以来,我国支付清算系统效率提高、货币市场快速发展、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能力增强,加上央行实施存款准备金平均法考核等改革措施,金融机构在确保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超额准备金需求逐步减少,超额准备金率(以下简称“超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本世纪初,我国金融机构季末超储率总体在4%以上,2012-2016年下降至2.2%左右,2019年下降至1.9%左右。
近两年尤其是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以及完善流动性管理和短期利率调控框架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需求,金融机构超储率进一步下降。今年前三个季度末,金融机构超储率分别为1.5%、1.2%和1.4%,货币市场利率运行更加平稳。具体来看
一是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促使金融机构主动降低备付水平。
2020年4月,人民银行将超额准备金利率由0.72%下调至0.35%,与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基准利率相同,消除金融机构吸收活期存款存放央行的套利空间,金融机构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意愿随之下降。
二是盯住利率精准开展操作,政策目标更加明确清晰。
人民银行通过每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连续释放短期政策利率信号,及时熨平流动性扰动因素,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中枢平稳运行。,通过改革完善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机制,进一步夯实利率走廊上限,约束市场利率波动幅度。,还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市场主体多关注市场利率,避免对流动性和央行操作数量变化过度解读。
三是降低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减少金融机构预防性资金需求。
近两年来,货币市场利率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偏离程度明显收窄。2021年1-9月,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的均值为2.18%,与央行7天期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偏离幅度仅2个基点,这使得央行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的承诺更加可信,金融机构预防性流动性需求也随之进一步减少。
四是做好流动性跨周期调节,提前安排、精准操作。
比如2021年春节前,人民银行综合考虑疫情等影响因素,准确预判节前流动性缺口情况,以7天期操作为主精准投放跨节资金,流动性投放量为近年来春节前最低水平,既满足了节前流动性需求,又避免了节后流动性淤积,降低了利率的季节性波动。,还在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中提前发布有关操作计划,说明流动性变化情况,引导金融机构前瞻性做好自身流动性安排。
        综上,在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机构超储率下降既是金融体系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不断完善的表现。从国际经验看,流动性总量高低与市场利率运行的平稳性并不直接相关。例如,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常态货币政策时期,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总量仅20亿美元左右,但这并未影响其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当前不宜单纯根据流动性总量或超储率判断流动性松紧程度,更不能认为超储率下降就意味着流动性收紧,观察市场利率才是判断流动性松紧程度的科学方法。

Copyright@2015-2025 早泄网 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