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公约

健康奇闻 2025-04-17 18:49健康奇闻www.zaoxiew.cn

《斯德哥尔摩公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全球治理核心

当我们提及《斯德哥尔摩公约》时,我们谈论的是国际社会为管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所制定的一项核心法律框架。这项公约的全称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它的制定旨在通过全球性的行动,消除或严格限制POPs的生产、使用及排放,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一、背景概览

在2001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见证了这一公约的签署。而在2004年5月17日,它正式生效。中国作为公约的首批缔约方之一,于2004年11月11日完成了国内生效程序。POPs,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累积性、远距离迁移性及高毒性特征,其中的代表性物质包括DDT、二英、多氯联苯等。

二、核心机制解读

公约的核心机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豁免”制度。对于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用途的POPs,如用于疟疾防控的DDT,在特定条件下,缔约方可以申请豁免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因为公约会定期审查替代技术的进展。

公约还设立了POPs增列机制,通过缔约方大会定期审议新增受控物质。动态管控体系则是公约的另一大特色。附件A(消除类)、附件B(限制类)和附件C(无意产生类)构成了这一体系,对不同的POPs进行分类管理。

三、中国的履约进展

中国在履行公约方面,成果显著。我们建立了涵盖化学品生产、进出口、废弃物管理的全链条管控体系。政策行动与治理成效并行,2024年启动的公约修正案提案公开意见征集,涉及新增物质的生产替代方案评估,显示了中国在环保领域的决心与行动。

四、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成果显著,但我们也面临着挑战。如何平衡环保与经济发展,是新增受控物质面临的一大难题。例如,氯化石蜡作为塑料增塑剂的广泛应用,其替代技术尚不成熟。深化国际合作也是未来的方向。公约与《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形成的化学品治理“三公约”协同机制,将强化履约资金支持和技术转移。

截至2025年3月,公约已管控34种POPs,覆盖杀虫剂、工业化学品、副产物三大类,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标杆。期待未来,全球各国能够携手共进,为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努力。

上一篇:小笼包是开水蒸还是冷水蒸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早泄网 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